| ||||||||
宣布时间: 2017年08月28日
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,要守规则、讲诚信,包管其信息披露的真实、准确、完整是其应尽的基本义务。若是编造虚伪信息,披露不保存的事,让投资者上了当,一定要受到重办。
2013年,A公司股票一连三天大幅上涨,涨跌幅偏离值累计凌驾12%,于是举行停牌核查。停牌后,公司披露确有妄想重大事项,但由于该项目处于论证咨询阶段,保存重大不确定性,并且预计难以保密,公司股票要继续停牌。一周后,公司股票申请复牌了,复牌同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与非果真刊行相关的若干议案,其中一项议案是赞成A公司与另外两方签署增资扩股框架协议。非果真刊行可行性报告显示,公司与某两方签署了增资框架协议,协议主体、签署时间、增资金额等都说的有模有样。此新闻一出,股价应声而涨,投资者以为公司要增资扩股,引入战略投资者,体现战略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可,多好的事啊,坚决买入。
谁知这份增资框架协议随后被证监会查出,基础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。A公司与某两方基础就没签过增资扩股框架协议,这份利好协议是上市公司凭空捏造出来的。新闻证实是假的了,可投资者买入的股票是真的,还在高位套着呢。A公司由于披露虚伪信息,被证监会给予忠言,并处以30万元�?�。
讲诚信是立人之本,同样也是公司立足立命之道。关于虚构利好新闻的大忽悠,投资者万万不可为其买单。面临上市公司披露的利好新闻,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,理性剖析,团结公司财务状态、谋划模式、营业开展、行业竞争等因素,仔细琢磨一下公司究竟是不是在做实事,业绩是否有支持,投资价值是否真实保存。经由理性剖析,方能去伪存真,在价值投资的蹊径上愈走愈长。